「1920年至1929年」指的是20世紀的第三個十年,這十年間發生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、文化變遷和社會發展。在這段時間內,世界經歷了戰後復甦、經濟繁榮、社會變革和文化創新等現象,特別是在西方國家。這十年被稱為「咆哮的二十年代」,因為它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時期,尤其是在藝術、音樂和文學領域。
通常用來指代整個十年間的歷史、文化和社會特徵,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。這段時間因為經濟繁榮和文化創新而聞名,尤其是在音樂和時尚方面。
例句 1:
1920年代是美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之一。
The 1920s were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s in American history.
例句 2:
在1920年代,爵士樂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。
In the 1920s, jazz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popular music.
例句 3:
這部電影描繪了1920年代的社會風貌。
This movie depicts the social scene of the 1920s.
這個詞語強調了1920年代的活力與變革,特別是經濟繁榮、社會自由化和文化創新。這段時間以其音樂、舞蹈和社會生活的多樣性而著稱。
例句 1:
咆哮的二十年代見證了女性地位的顯著提升。
The Roaring Twenties witnessed a significant rise in women's status.
例句 2:
在咆哮的二十年代,許多人開始追求享樂和自由。
During the Roaring Twenties, many people began to pursue pleasure and freedom.
例句 3:
這本書深入探討了咆哮的二十年代的文化現象。
This book delves into the cultural phenomena of the Roaring Twenties.
特別指1920年代的音樂和文化現象,以爵士樂為主題,這種音樂風格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創新和活力。
例句 1:
爵士樂時代的音樂風格影響了後來的許多音樂類型。
The Jazz Age's musical style influenced many later genres.
例句 2:
在爵士樂時代,舞蹈和社交活動變得更加活躍。
During the Jazz Age, dancing and social activities became more lively.
例句 3:
這位藝術家是爵士樂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This artist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Jazz Age.
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,強調政治和社會的變遷。
例句 1:
戰間時期的政治動蕩對歐洲的未來影響深遠。
The political turmoil of the Interwar Perio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Europe's future.
例句 2:
戰間時期的藝術運動對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。
The artistic movements of the Interwar Perio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modern art.
例句 3:
這本書探討了戰間時期的經濟和社會變遷。
This book explor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of the Interwar Perio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