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無利無虧點」是一個台灣常用的詞語,通常指的是一個交易、協議或情況,既不會帶來利益,也不會造成損失。這個詞語常用來形容一種中立的狀態,或者在某種情況下,所做的決定或行為不會對任何一方造成實質的影響。
通常用於經濟或商業的語境,指的是收入和支出相等的情況,沒有盈利也沒有虧損。在商業計劃中,企業會計算出達到無利無虧點的銷售量,以了解何時開始獲利。
例句 1:
這個項目的無利無虧點是每月銷售200個單位。
The break-even point for this project is selling 200 units per month.
例句 2:
他們需要找到達到無利無虧點的最佳策略。
They need to find the best strategy to reach the break-even point.
例句 3:
在投資中,了解無利無虧點是非常重要的。
In investment, understanding the break-even point is very important.
指的是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情況,通常用於描述在爭論或討論中,雙方都沒有明顯的優勢或劣勢。這種情況可以適用於各種社會或商業環境,強調公平和公正。
例句 1:
在這個談判中,我們希望達成一個無偏見的中立情況。
In this negotiation, we hope to achieve a neutral situation.
例句 2:
這種無偏見的中立情況使得雙方都能接受。
This unbiased neutral situation allows both parties to accept it.
例句 3:
在討論中保持中立情況是很重要的。
It's important to maintain a neutral situation during discussions.
這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方式,強調在某種情況下,沒有任何的收益或損失。常用於描述無風險的決策或行為,表明即使做出選擇,也不會有任何實質的影響。
例句 1:
這筆交易對我來說是無利無虧的。
This deal is no gain, no loss for me.
例句 2:
他們的合作是無利無虧的,雙方都不會受到影響。
Their collaboration is no gain, no loss; neither side will be affected.
例句 3:
這個選擇讓我感到無利無虧。
This choice makes me feel like it's no gain, no loss.
通常用於描述一種無法前進的情況,特別是在競爭或衝突中,雙方都無法獲勝或取得進展。這個詞可用於比賽、談判或其他需要達成共識的場合。
例句 1:
在這場比賽中,雙方都陷入了僵局,無法分出勝負。
In this match, both sides reached a stalemate and couldn't determine a winner.
例句 2:
談判進入僵局,雙方都不願意讓步。
The negotiations reached a stalemate, with neither side willing to compromise.
例句 3:
這種僵局讓我們無法繼續進行。
This stalemate prevents us from moving forward.